我校参加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

时间:2018-11-22

  2018年11月10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暨人才评价论坛在暨南大学举行,来自近200所高校的人事部门负责人参会,共论清理“四唯”及人才引进与评价。我校由校党委常委、人力资源处处长、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王云海带队,人力资源处钟昀珈、宋天祥一行三人参加本次年会。

  今年10月末,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开展“四唯”专项清理行动,即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该通知下发后,我校高度重视,借本次论坛召开之际,积极与兄弟院校深入交流研讨。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在论坛开幕式中也表示,希望与会各方通过本次年会论坛的平台增进交流和理解,推动相关人才评价问题的研讨探索和实践经验,为我国教育发展和重大教育决策作出更有益的贡献。

    

  本次论坛邀请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执行会长孙霄兵、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志民、南京大学教授李江等分别做主题报告,分享在人才分类评价、高校学术评审、科学家的流动与评价等方面的经验和思考。

  陈十一主要介绍了南方科技大学办学情况及学术评估在人才引进、年度考核、中期考核、长聘晋升中的制度安排,通过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的硬指标以及同行评议的软指标建立对教师学术活动的全面综合评估体系。孙霄兵表示“拔尖创新人才”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是最为核心、顶级的问题,并指出“五唯”(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是当前教育评价指挥棒方面存在的根本问题,只有解决“五唯”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总书记强调的“六个下功夫”。宋献中分享了对高校人才分类评价的实践与思考。他认为,未来高校人才分类评价必须“理念先行,实践跟进”,重点和难点在于正确处理 “帽子”与“里子”、教学与科研、个人与团队、共性与个性、定性与定量、短期与长期、质量与数量、品德与才能等八对矛盾。李志民强调清理“四唯”根子在于管理制度,破除“四唯”,不能只有管理,还要有利益方的监督。李江认为去“四唯”之后,应该花更多精力建立更有说服力的同行评议制度。

  •   

  本次论坛上,我校正式获批成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委会常务理事单位,经现场无记名投票,王云海处长高票当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委会常务理事。会议期间,王云海处长还接受了中国教育在线网站的采访,介绍了学校的人才评价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思路。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是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的需要,由教育部主管,于2005年经教育部、民政部批准成立的由从事教育战略、规划研究和教育决策、管理的相关机构和人员组成的国家一级学会。人才发展专委会作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的二级分会于2017年12月在北京成立,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领导下,以“一带一路”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及国家“万人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项目为核心,致力于通过深入研究找出一条体现中国特色、符合国际通行标准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探索更为高效的人才引进机制和方法,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